昭通高桿獅子舞
昆明傳媒公司, 昆明會展策劃,昆明商務會展,昆明年會策劃推薦
從昭通水富南下,山谷里綠意盎然,云霧繚繞中,隱約能看到數(shù)枝茶花盛開,驅逐了清晨的一絲寒意。往宜賓方向走,萬畝茶花林深處,是興隆高竿獅子舞的故鄉(xiāng)。
每逢元宵佳節(jié)或集會慶典,當?shù)囟家元{舞來助興,這個習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。獅子在中華人民心目中為瑞獸,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眾消災除害、求吉納福的美好意愿。
茶花深處有人家
出了水富縣,路上山高谷深,行至平緩的壩子上,南廣河畔一段綿延數(shù)公里的公路旁,茂林修竹圍聚出一條靜謐的林蔭大道。然后地勢逐步升高,公路在半山腰盤旋,路過四川高縣的羅場鎮(zhèn),緊接著是興隆鄉(xiāng)連片墨綠色的茶花園。
興隆鄉(xiāng)仁富社區(qū)坐落在山間的一個平壩上,一條小河靜靜地流淌,農(nóng)人們正在田野中采摘新鮮辣椒,熱鬧的集市反而建在山腰。由于地理位置位于滇川結合部,兩省人民往來便利,興隆街上趕集的男女老少,一“開腔”常常可以聽出爽利的川音。
“江南牡丹樹樹紅,天下豪杰訪英雄,訪到好匠有好匠,訪到賓朋有賓朋。”大伙準備妥當后,潘師傅揚起聲調(diào)開始“團場子”,他提起馬鑼繞場邊走邊敲,敲一下說幾句,聲如洪鐘。
興隆民間高竿獅藝術舞團的楊世權說,過去舞獅隊逢年過節(jié)走村串寨,“團場子”的作用主要在于熱場和召集觀眾。不多時,場地旁就圍聚起數(shù)位翹首以盼的村民。
高桿舞獅 針尖上的舞蹈
興隆高竿獅舞可分為地面舞獅、高臺桌子舞獅和高竿舞獅。
地面舞獅主要在地面表演,在喜慶歡樂的“大頭佛”帶領和調(diào)皮靈動的“孫悟空”陪伴下,完成“獅子滾桌”“耗子過梁”等朝拜動作。
高臺桌子舞獅是把高桌子一層一層累疊,表演者在最高一張木桌上完成動作。桌子據(jù)傳最多可達32張。
高竿舞獅是所有舞獅動作中最精彩的表演形式,主要在一根長約6米的竹竿上進行。竹竿直立在一張?zhí)刂频淖雷由希窀偷纳厦娼壣弦桓沽⒌陌宓剩Q為“翻天云”。兩人組成的“獅子”沿著竹竿,徒手攀上高空,在高空四方朝拜,表演內(nèi)容包括高空倒立、匍、跌、翻、滾、栽倒樁、懸空倒吊等。在高空中,表演者需要完成“一柱擎天” “龍頭鳳裝” “倒掛金鐘” “空中懸獅” “白馬獻蹄” “鷂鷹展翅”等高難度項目,需要非凡的平衡能力。
最精彩的部分屬掛軟套和鉆圈:“軟套”是幾根繩索結成的套圈,掛軟套要雙手離開附著物,從橫梁上滑落,雙腳精準落入軟套,懸空倒立而吊;“鉆圈”則是倒立垂直從高空落下。
“鉆圈難就難在表演者需要連下5圈,最后雙手懸空倒掛在最后一圈,時間在1、2秒內(nèi),動作還要精準流暢。”竹竿頂端表演者垂直距離地面足有兩層樓高,可謂驚險刺激,觀者無不屏息凝神,拭目以待,高竿舞獅因此又被昭通作家譽為“針尖上的舞蹈”。
50多歲的李申華練習高竿獅舞已有40多年。“兄弟三人都參加興隆舞獅團,這是一門家族傳承的技藝。”李申華6歲就開始跟著父親練習獅舞的基本功,13歲開始學習爬竿,每天早上5點到7點專門練習爬竿動作,晚上7點到9點用來鍛煉體能。
“一開始都是在平地上摸爬滾打,逐漸進階到使用練功墊子,每天還得在空中倒立半小時。”日積月累,李申華的高竿動作技藝已經(jīng)爐火純青。而體能訓練的效果也很驚人,“我的父親過了60歲才停止上竿表演”。
南獅北舞 喜慶吉祥
興隆高竿獅舞傳承年代久遠,興隆民間高竿獅藝術舞團于2011年組建成立,此前一直以自組織方式進行傳承。一位現(xiàn)仍健在的85歲獅舞老人回憶,他8歲以前就開始表演獅舞,當時其師爺已經(jīng)82歲高齡,而師爺也是從小就開始表演高竿獅舞。
(上世紀80年代老照片)
“每逢元宵佳節(jié)或集會慶典,民間都以獅舞來助興,這個習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。獅子在中華人民心目中為瑞獸,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眾消災除害、求吉納福的美好意愿。”楊老師介紹,興隆獅子舞歷史悠久,是當?shù)毓?jié)慶的重要表演儀式。
相傳漢章帝時,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,使者揚言朝野,若有人能馴服此獅,便繼續(xù)向漢朝進貢,否則斷絕邦交。在大月氏使者走后,漢章帝先后選了三人馴獅,均未成功。后來金毛雄獅狂性發(fā)作,被宮人亂棒打死,宮人為逃避章帝降罪,于是將獅皮剝下,由宮人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,一人逗引起舞,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,連章帝也信以為真,此事后來傳出漢宮,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、吉祥的象征。于是仿造獅子,表演獅子舞。獅舞從此流行。
現(xiàn)存獅舞分為南獅、北獅兩大類,南獅具有較多的武功高難技巧,神態(tài)矯健兇猛;北獅嬌憨可愛,多以嬉戲玩耍為表演內(nèi)容;根據(jù)獅子型態(tài)的不同,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有不同。由于位于南北民俗、文化交匯之地,興隆的高竿獅舞融合了南獅北獅的特點。
近年來隨著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,興隆人不滿足現(xiàn)在的生活狀態(tài),青年一代外出務工,傳承人越來越少。
楊老師介紹,“老一輩表演者相繼作古,加上受市場沖擊,大部分主力成員外出務工,高竿獅舞表演一度中斷,近年來,外出務工人員回歸,政府對文化工作重視,使得部分傳承人逐步改變觀點。有些家長不愿意讓孩子嘗試危險動作,但是作為一種特殊的地域文化,舞獅的基本功、舞獅的文化內(nèi)涵,都是孩子們應該了解和學習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