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帕卡”是哈尼族語言的譯音,翻譯成漢語意思為“老葉子”。帕卡茶是哈尼族最喜愛的一種茶,它不是一個(gè)新的茶葉品種,而是一種獨(dú)特方式加工的茶葉產(chǎn)品。
帕卡茶起源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,江城縣的哈尼族、彝族、傣族等民族都有煨茶的習(xí)慣,茶也是辛苦勞作的能量之源,下田勞作必須喝茶,勞作歸來也必須喝茶解乏。
過去,春夏采摘的嫩茶葉大部分做成普洱茶或者綠茶,售賣后換取生活費(fèi),茶農(nóng)舍不得喝,就把秋后的老葉子制作成帕卡茶自己喝。老葉子葉桿長甜味足,消炎降火,對于吃鑼鍋飯的農(nóng)戶來說再合適不過,帕卡茶就這樣傳承下來了,還逐漸發(fā)展出了獨(dú)特的加工工藝和用陶罐煨茶喝茶的方法。帕卡茶制作工藝現(xiàn)已列入普洱市非遺傳承項(xiàng)目。下面,讓我們跟著江城帕卡茶傳統(tǒng)手工制作技藝傳承人張麗娟一起,看看地道的帕卡茶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吧。
原料采摘
一般于每年的冬季(11-12月)采摘古茶樹上生長健壯、無病蟲害的一年生老葉作為制茶的原料。采茶要在天氣晴朗、早晨的露水蒸發(fā)后才能進(jìn)行,以保證茶葉不因濕悶過早發(fā)酵變質(zhì),影響品質(zhì)。
鐵鍋殺青
用悶、蒸、煮、炒、抖、甩、拋、翻等手法,掌握控制好殺青的適宜溫度和時(shí)間,使鮮葉在鍋中受熱均勻地失去水分,有效保留茶葉中的兒茶素、多酚類、糖類、芳香類等物質(zhì)。
揉捻
用手直接搓揉殺青后的茶葉,揉捻時(shí)手法技巧輕重適度,剛?cè)岵?jì),既能適度脫出葉中的苦澀味,又使茶葉破裂程度適當(dāng),保證在沖泡時(shí)能均勻地釋放浸出物。
晾曬
將揉捻后的葉片攤開在篾笆或簸箕上晾曬。
復(fù)蒸回軟
將即將晾曬干的茶葉放入甑中復(fù)蒸回軟。
舂制造型
將回軟后的茶葉裝入竹筒中,用黃栗木杵舂壓造型,制成松緊適度的圓柱狀茶筒,一般規(guī)格為:筒長30-33cm左右,直徑5-6cm左右,重量約150-200g;圓柱形茶筒底部和上部用筍葉剪成與茶筒直徑大小相當(dāng)?shù)膱A形小片作墊層,筒體用扎篾、青藤或葛麻藤交叉纏繞捆扎,然后干燥、包裝。
喝帕卡茶也是有技巧的,帕卡茶是高溫茶,煮著喝比泡著喝更有味道,攏上一塘火,煨上一罐帕卡茶,小火加溫后慢慢煮泡,茶湯的香味釋放出來,湯色金黃透徹,沒有一絲一毫的雜質(zhì),回甘迅捷明亮,香味純正清冽,長期飲用有抗癌、降脂、清熱、利尿等功效,是理想的綠色健康飲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