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及翠湖,對于熟悉昆明的人而言,已經(jīng)是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了。
而說到“九龍池”,不管是之前翠湖的另一個名字,還是如今是翠湖的一景,亦或是那段堪稱經(jīng)典的“九龍池八景”,歲月的長河里,洗刷了太多的過往。
走進翠湖,翻開歷史的書頁,解讀四季如春的春城,解讀鮮為人知的翠湖過往。
九龍池的傳說
龍在我國的古代是十分具有地位象征的一種動物,中華兒女常將自己說做是“龍的傳人”,這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歷史和文化傳承下來的故事,龍在我們心中是民族的象征,是文化的歸處,是精神的象征。
在世人心中,有“龍”的地方一定充滿著靈氣,龍能夠呼風喚雨,“龍王”更是掌管著“雨、水”。
“九龍池”傳說是古時住著九條龍,因而常年泉水涌出,源源不斷的水流讓這個地方成為人們賴以生存的居住地,畢竟人們的生存離不開水,有水的地方才會有生命。
“九泉所出,匯而成池”,“九龍池”也因此得名。九龍池在昆明城市建設(shè)與人居生活的光輝歷史上,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。
九龍池還曾是翠湖的曾用名。很早以前的翠湖,它被人們稱為“菜海子”,也被叫做“九龍池”,所以很多歷史典籍中記載著的九龍池,也就是如今的翠湖。
今朝九龍池
當翠湖的名字家喻戶曉時,九龍池獨立成景。穿過竹林島,在翠湖的東南邊,就是九龍池。
九龍池筑有東西堤、南北堤,湖被一分為四,湖中建有海心亭,西側(cè)有觀魚堂,東南有水月軒。堤畔遍植垂柳,現(xiàn)已柳樹成蔭,風吹柳飄,愜意盎然。
湖內(nèi)種有荷花,夏季來臨時,這里成為人們賞荷花的佳地。“六月荷花香滿湖,紅衣綠扇映清波。”那蓮葉田田,菡萏妖嬈的畫面,被攝影師留在了一張張照片中。
1917年,在九龍池還興建起了昆明市第一個自來水廠,世代以飲井水為主的昆明人喝上了自來水,那時九龍池的泉水,干凈、清澈、甘甜,是老昆明人一代最深的記憶。
后來,九龍池的泉眼不再出水,今天的翠湖少了曾經(jīng)的九龍吐水畫面,那段歷史徹底封塵。
九龍池八景
如今游賞翠湖,昆明人不免讓人想起九龍池的那些景,那些人,那些畫面重現(xiàn)腦海……
在陳榮昌(1860~1935)的八首詩中,九龍池的往事依舊歷歷在目。
1883年,陳榮昌寫下了《九龍池八景》。他對“九龍池”的愛,通過八首詩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,八首詩中也將曾經(jīng)的翠湖美景一一呈現(xiàn)。
春樹曉鷹
翠湖一直是水鳥的聚集繁殖地。春天,成百上千的黃鶯鳴啼枝頭,冬天,紅嘴鷗匯聚湖畔,上演人與自然和諧的畫面。
秋窗夜月
翠湖畔居民眾多,隔窗向外看,湖光月色美不勝收,柔和的月光下,翠湖更顯靜謐安詳。“翠湖”二字也在此首詩中首次出現(xiàn)。
酒樓燈影
翠湖周邊一直是繁華之地,酒樓、小吃店及廟宇匯聚,每晚座無虛席。翠湖畔,從不缺美食。
柳營洗馬
洗馬河是翠湖通往滇池的第一段河道,沐英于此開始了“種柳牧馬”,在翠湖畔,洗出了一派田園牧歌之景。
這就是“九龍池八景”
古時的美景雖沉默在時光里
消失匿跡,
但從今日的照片中進行挖掘,
發(fā)現(xiàn)那些美景,
依舊美好
回憶中裝滿了美好的記憶,在這份濃烈的回味中,翠湖于春城,是“眼睛”,亦是“心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