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明:一只破碗也可是“無價之寶” | 春城之技
小編為大家提供昆明資訊,昆明旅行攻略,昆明美食,昆明酒店,昆明會展,昆明團建,昆明活動策劃等一切相關信息
“打個補丁”也能造就非遺絕活?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鋦瓷技藝傳承人付忠華以匠心巧思,結合獨創的滇派“玉鋦”技法,不僅能讓“破瓷重圓”,更能縫合出獨具云南特色的美意,化腐朽為神奇。
“在鋦瓷界為云南人爭光”是付忠華為自己定的目標。他認為,鋦瓷需要有云南文化符號,“玉出云南”便是最佳的結合。
用玉來完成鋦補,相對于使用傳統的金、銀、銅、鐵,有著很多現實的技術壁壘,下手的輕重、鋸孔的大小、器型的選擇,重重都是考驗。付忠華不斷請教玉石和鋦瓷大家,專研、實驗、探索,引入日本金繕技藝,篩選出最好的大漆,克服無數技術難關,終于能夠準確地根據玉石的色澤、材質、形狀將之與鋦瓷技藝完美融合,開創了“玉鋦”技藝,成為“中國玉鋦第一人”。
通過玉鋦,他為鋦瓷這項技藝賦予了更多文化內涵,“禪蛙”“燒尾”“天書”等一個個破碗在他手里都變成了價值上萬的“珍品”,更是承載著云南匠人精神的無價之寶。
在鋦瓷技藝不斷精進的同時,付忠華更加重視鋦瓷的美感和器物本身所承載的感情,根據瓷胎的造型和品位、瓷胎主人的愛好和品味,付忠華不斷融入巧思,不僅讓器物“破瓷重圓”,還通過精心設計,全力守護對器物的專屬念想。
曾經一位朋友,捧著摔壞的杯子找到付忠華,原來,瓷杯是其父母20世紀50年代結婚時的定情信物。在了解杯子的故事后,付忠華特地以朋友母親喜愛的玉蘭花鋦補。“前年他的母親走了,他跟我說每次想念母親的時候,就會拿出杯子看,一看就流淚。因為他母親特別喜歡那個杯子,在世時經常靜靜地用手撫摸那朵玉蘭花。”
鋦瓷不僅是惜物懷舊、變破損為完美的精湛技藝,更是亟待保護、傳于后世的民間手藝。付忠華想要做的是一位有智慧的匠人,他說,真正的匠人不僅要讓自己做出的東西有價值,同時還能傳播出去。讓更多的人了解鋦瓷、學習鋦瓷,這是作為一位非遺傳承人的責任。
近年來,付忠華在全國、省內斬獲多項大獎,今年,付忠華被云南省人社廳評定為高級工藝美術師,即便如此,他還是不斷和自己較勁。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鋦瓷技藝,他搗鼓短視頻賬號傳播鋦瓷文化;為了讓鋦瓷技藝更廣泛地傳承發展,他曾連續多年免費傾力教學……如今,付忠華已招收學生數十人,正式收徒20余個,鋦瓷這門古老手藝,在付忠華的探索實踐中,達到“戀舊”與“煥新”的雙重平衡,并以更美的姿態,重回尋常百姓家。
《夢魂華夏》:承載著五千年的華夏文明,魂牽故里,夢回前世,流光溢彩中帶著斑駁的歷史印記,只需一眼,便是五千年的風雨飄搖......付忠華從河南、河北等多地博物館中汲取靈感,借助石料獨特的色澤和裂紋,雕刻出古代文物的出土場景。一方小小的建盞,有春秋的青銅器、宋代的陶器、遼朝的金器,選用遼寧岫巖縣的河磨老玉料全手工雕刻,24k黃金包邊和24K金幣制造完成,低調奢華,訴說著歷史演變的歲月沉淀,以及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。榮獲云南省工藝美術第十二屆“工美杯”銀獎等獎項。
《燒尾》:宋,孔平仲 《孔氏談苑·燒尾宴》:“士人初登第,必展歡宴,謂之燒尾……又說:魚躍龍門,化龍時,必須雷電為燒其尾乃化。”本是宋窯遺址出土的殘次建盞,底部缺失,付忠華用翡翠在碗底處雕刻出一條青龍,將魚躍龍門時電閃雷鳴,天雷擊去魚尾、魚乃化身成龍的場景生動表現出來,透光而看,碗底的青龍澄凈透亮、潤澤又神秘。榮獲中國工藝博覽會“金鳳杯”銀獎等獎項。
《“蟻”往無前》:看,那破損的茶葉罐身上,有一串栩栩如生的銅鋦小螞蟻正在奮力向上,洞口處,另一只小螞蟻正試圖鉆進洞中一探究竟,罐蓋上,一只小螞蟻威武地舉著一根樹枝挺身站立。吾志所向,一往無前,螻蟻尚且如此,何況人乎。作品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精品博覽會上獲“百花杯”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優秀獎,在云南省工藝美術第十二屆“工美杯”榮獲金獎。
以上內容部分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